Now you see me,what do you see?

Now you see me,what do you see?

——《驚天魔盜團》2觀影體驗



近些,再近些,當你覺得自己看到得越多,就越容易被愚弄。Now you see me,但眼見即為實嗎?這一概念本來是《Now you see me》,即譯為《驚天魔盜團》一系列立身之本。魔術只是假託,內在核心是「障眼法」,而障眼法則是魔術與魔術師的立身之本。

近幾十年來,講述魔術與魔術師故事的影片層出不窮,既有珠玉在前,也有平平之作。尼尔·博格的《魔術師》,披著幻術的外衣,講述了一個中世紀式的騎士與公主的浪漫主義愛情故事,結局卻如體中之義,真相不過幻術一場,信與不信,皆在觀者。西维亚·乔迈的動畫電影《魔術師》不過借魔術師的身分,為觀者展現了一幅20世紀50年代末的風俗畫,借沒落魔術師之口,傳達第二次工業革命衝擊下的社會百態,最終是催人淚下的父女情深。甚至中國也照貓畫虎,擺弄出一部《大魔術師》,試圖用魔術變幻亂世人心。而其中翹楚,莫過於諾蘭2006年的作品《致命魔術》,一場科幻與魔幻的饕餮盛宴,一場功名利祿的浮華競逐,一場人性善惡的背水一戰。暫且不論成敗與高度,這些利用魔術去講述一個其他故事的影片,都是借用了魔術本身的一二特質,將其輔以片中的故事以及一片本身。尼尔·博格的《魔術師》原名《The Illusion》,幻覺便貫穿始末,而執牛耳者《致命魔術》,原名不過為《The Prestige》,該詞是聲望之意,充滿著「幌子」的魔術依舊只是個「幌子」。

到了《驚天魔盜團》,這種邏輯則更為明顯,從片名則直抒胸臆,不過是利用「視而不見」的障眼法,本質上講述的其實只是一個俠盜故事。當代的美國紐約,高科技襄助之下,一群魔術師利用自己的職業特長,劫富濟平,替天行道,伸張正義。因此,這就注定了本片不會注重於魔術本身的合理性與現實性,於故事本身的邏輯性,而更著重於故事的曲折性,鏡頭的表現力,魔術的神奇度,視覺的誇張感,務求一鳴驚人。從這一角度出發,第一部電影的完成度其實非常高。四場魔術層層遞進,步步反轉,銜接緊密,穿插其中的有巷戰追逐,有高橋追車,有死而復生,有善惡顛倒,

接踵而至的感官刺激令觀眾腎上腺素激增,欲罷不能,同時,也極大地彌補了故事邏輯性中的些許缺陷。從這個角度上看,一直為人所詬病的港台譯名系列本次表現甚佳,《出神入化》相比《驚天魔盜團》少了幾分劇透,仍舊含蓄而精確地點出了影片內核。

在本系列第一部中,動作戲精彩紛呈,文戲上更是衝突不斷,前後呼應的塔羅牌,性格鮮明的人物出場,簡單的幾句你來我往便塑造出了四個個鮮明的魔術大師,首尾相和的獨白,懸念陡生的小菜單,而細節上還有如玫瑰之名的巧妙雙關,“誰是房間裡最聰明的人”的前後照應,諸如此類的小驚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將觀眾牢牢抓住。文武兼修,雙管齊下,應當就是本系列第一部的成功之基了。

但到了第二部,卻幾乎將第一部的精華拋棄殆盡。可以看出,導演朱浩偉試圖延續第一部的敘事風格與噱頭,但卻生生玩砸了這個剛剛熱起來的IP。由於主演的更迭,新人物必須在短時間內到達觀眾對三位老騎士的熟悉度,這個任務並不輕鬆,必經三騎士我們已經用125分鐘的時間去梳洗,甚至用三年的時間去回味,去豐滿,而留給新人物的時間,甚至只有三分鐘三句話,但第一部中亨莉做到了,導演路易斯·萊特里爾利用三分鐘的逃脫術與丹尼爾和傑克的寥寥數語,便塑造出了一個冷靜的魔術師,溫柔的女孩,心愛並崇拜丹尼爾卻無法相處的小迷妹的形象,極討觀眾的喜歡。而第二部的魯拉則相形見絀,突兀的出現在丹尼爾的家中,毫無重點的絮絮叨叨的話癆,神經兮兮的性格,如果觀眾還在懷念富有魅力而睿智的亨莉,這位新的女主角在兩兩相較中未免顯得下風。尚且值得認可的,就是和第一部用相同的方式,通過一個幻術揭示了她的特長與作用。亨莉與丹尼爾的舊情導演利用細節點明,借傑克之口道出,而魯拉與傑克的感情戲只剩下了生硬的一見鍾情,患難中的幾次莫名的熱吻與調情,使得這段感情顯得莫名其妙。新人入場的生硬,讓第一部引人入勝的主角間的幽默與默契的化學反應消失殆盡,而個性鮮明不落窠臼的人物原本是本片一大亮點,可新人物從設定到劇情連貫性都不甚嚴謹,艾德•索羅門仍舊擔任編劇,可三位原主角台詞單調,往往為了抖機靈而抖機靈,缺乏原本的詼諧與自然。人物塑造的失敗,是本片難以先聲奪人的因素之一。

不僅如此,連細節之處的雙關與第一部相比,似乎都黯然失色。如四騎士在即將被拋出飛機時,哈里森·福特所飾演角色口中場的小調,是《Gianni Schicchi》中的女高音詠嘆調《親愛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是女主角威脅父親,如果父親不答應自己和心上人在一起就跳河的段落。但這種粗暴的關聯對比第一部中「rose by another name」的精緻,實在高下立判。

朱浩偉對於第一部的理解似乎只建立在華麗的特效,宏大的場面與炫目的場景這些基礎上,因此在場面調度和道具精細程度上下了不小的功夫,而他是拍MV出身,又尤為擅長此道,這也成為本片難得的亮點,從澳門街頭罗德的打戲與令人歎為觀止的雨滴魔術中可見一斑,周杰倫經營的魔術道具古董店佈置得更是細緻入微。但隨後導演的追求就顯得有些過猶不及了,偷晶片的動作戲份冗長,嚴重拖慢了之前的節奏,影響了觀眾的觀影快感。

如果說新人物是本片的瑕疵,動作戲功過參半,那麼本片的故事就是其硬傷。路易斯·萊特里爾的長處在於敘事結構與好萊塢商業化的影片節奏,而這些卻是朱浩偉最缺乏的。雖然俠盜系列作品是不必過度考慮現實邏輯的戲劇性產物,類似於《騙中騙》、《偷拐搶騙》、《銀行大劫案》、新舊《羅漢》系列,乃至同年的從題材到噱頭都十分類似的《焦點》,成功的偷天換日依靠的不是犯罪手法的嚴謹性與現實邏輯性,而是主角的動機、個人魅力與高智商。他們的計劃自身周密,有自身的邏輯,在抽離現實土壤後是能自圓其說的。在固定的套路下,觀眾等待的就是緊鑼密鼓的鬥智鬥勇,以及最後一刻的反轉與突破,重點是觀眾享受並參與了這個過程,才能更為受益於最後的反轉一瞬間,達成電影故事的高潮。因此,在這個過程中,線索和細節舉足重輕。這個線索並非是故事的現實嚴謹度,比如不能在俠盜影片中期待警察系統的智商與行動力,這個線索是指觀眾期待的騙局設計完整度與精確度,類似於《十一羅漢》中製造科技怪才兄弟用自動駕駛的模型卡車同人工駕駛的真卡車之間的競賽,當結尾無人駕駛的麵包車最終被揭穿時,觀眾難道不會恍然大悟,會心一笑?單《驚天魔盜團》第二部恰恰忽視了這種細節,第一部尚且有塔羅牌「死神」去暗示Jack的詐死,第二部關於最重要的包袱,周杰倫角色的反轉,摩根弗里曼角色的反轉,毫無鋪墊與暗示,以至於結尾揭密格林威治之時,觀眾們仍要承受芯片看守者也是「天眼」成員的驚嚇而非驚喜。本系列以魔術為綱,片內的章回由幾個大型魔術分割,第一部尚有耐心向觀眾展示貫穿其中的目的「完成天眼任務」這一主心骨,暗示了光怪陸離的四場魔術也是精心設計歷時不菲的,並根據魔術的輕重緩急為影片割斷出了起承轉合。第二部為了爭奪芯片的幾場魔術放棄了互相關聯,每一場不可思議都是倉促而就,導演執迷於追求匪夷所思,忽視了魔術間的連貫性,從而也喪失了劇情的合理性。就像真實的魔術表演之間串場小丑一樣,如果小丑表演失常,觀眾可能會因此失去繼續觀賞的興趣。比如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飾演的私生子,與其父之間的愛恨不僅怪異,也毫無張力,更對劇情並無多少串連與推進,孿生兄弟的梗又已是陳芝麻爛穀子。因此,儘管雨滴魔術的場面不可不謂是年度最佳場面,但僅僅把劇情推進交給魔術,把劇情亮點轉嫁給場面,自行拋卻所有合理性與承接性,依舊是本片極大的敗筆。

不過,本片依舊不失為一部及格線上的好萊塢商業電影,能夠適應市場需求的爆米花大片。導演朱浩偉《舞出我人生》在手,掌控場面能力一流,高潮迭起,大動作不斷,影片高速的節奏滿足了單純追求刺激與場面性的觀眾群體需求。高速剪辑,360度旋轉鏡頭,配合全片盡可能實拍帶來的逼真感,攝影方賴瑞曾執鏡過《守望者》《300勇士》,本片幾乎幀幀如畫。因此,閒暇之餘,只圖娛樂一場,本片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總而言之,本片作為該系列的第二部作品,人員豪華,設定宏達,噱頭依舊。然而,華麗的鏡頭和場景掩蓋不住換人的不討喜,人設與群戲的單薄,劇情的蒼白,故事的破碎,反轉的生硬,包袱和橋段的顧此失彼,甚至連魔術的驚喜都遠遜第一部,整體令人失望。如果非要說驚喜,大概周董的英語能力和魔術手法就是最大的彩蛋了吧。

所以,近些,再近些,倒數三個數,告訴我你看到了什麼。

------------------------------------------------------------------------------------------------

感謝 @猎影人 抽中的兩張電影票,按規矩觀影過後就该寫好這個,但事務繁忙,拖延至今。無論如何,這都是一次不錯的觀影體驗,再次感謝@猎影人🙏

评论
热度(3)
 
 
 
 
 
 
 
 
 
© 水知寒 | Powered by LOFTER